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海通富配资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有这样一种动物,以往人们只能在书本中看到对它的描述,但是近几年来,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经常能看到它边吃庄稼边搞破坏。就连城里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,也会因为它突然出现而被惊吓到。
它就是野猪,已经从过去的濒危状态恢复到了现在的泛滥规模,国内28个省份如今都有了野猪的分布。其中,在26个省份,野猪以明显致害,野猪的总规模已经达到200万头。

为什么野猪的危害会如此之大?既然野猪的种群已经迅速恢复,不再是稀有的保护动物,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可以对野猪展开大规模的猎捕?那么,野猪猎人这种新兴的职业在未来会不会走红呢?
要回答这三个问题,就得先来看一下各地的野猪现在究竟泛滥到何种程度了。

野猪下山:一年霍霍掉一个村子8万多斤粮食果蔬
咱们跟随记者来到湖北十堰市,这里山高林密,由于近些年来环保做得好,不管是偏僻山区还是村子周边,都是野猪活动的好去处。由于野猪种群迅猛增长,其活动觅食的范围跟当地人生活的范围越来越重叠,人与猪之间的矛盾自然就加大了。
2024年秋天,央视记者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,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统计,过去四五年的时间,整个十堰市的各个区县接到的野猪侵害事件就超过了3000余起,而且绝大部分都发生在秋季。

之所以都发生在秋季,因为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。野猪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大规模下山觅食,无论是对粮食的破坏,还是跟村民的遭遇,发生的次数相比于其他季节当然就更多了。
在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乐园村,村里人此前欢迎驻村书记到来的“仪式”,是一阵阵的鞭炮声和锣鼓声。然而,这热闹而嘈杂的声音并不是为村支书的到来准备的,而是村民们在驱赶野猪。

尤其是在秋天的晚上,野猪们更是三五成群下山,肆无忌惮的冲向村里的庄稼地,又是啃食,又是破坏,完全不把人放在眼里。为了在夜晚有效驱赶野猪,村委会此前还给村民们发放过一种能发出红光的警示灯。
这种灯依靠太阳能充电,装在田间地头,白天吸收太阳光,晚上就发亮,而且还会一闪一闪的。刚刚安装上之后,野猪没见过这东西,受到了惊吓,确实不敢来了。村民们很开心,认为问题终于解决了。

然而仅仅过了半个多月,野猪渐渐适应了这种闪光,主要是发现这种灯没有任何危险,于是又开始在夜里集中下山去啃食玉米或者是其他农作物。村民们不堪其扰,只能又采取放鞭炮或者是敲锣打鼓等制造声响的方式驱赶,然而效果都不明显,每到夜里海通富配资,野猪该来还是会来。
野猪肆无忌惮的啃食和破坏,给村民的收成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村里有一户人家种植了十几亩的玉米,这几年因为野猪的大肆破坏,有时候一年玉米的总收成只有三四百斤。

活跃在乐园村周边的野猪有60多头,村里一共有2133亩土地,到现在,几乎所有的庄稼地都遭受过野猪的侵害,每年损失的粮食、瓜果、蔬菜加起来的产量超过了8万斤。
损失如此之大,然而村民还是没有找到显著有效的防治野猪的方法。而且乐园村的情况,也只是全国野猪泛滥的一个缩影。

就在十堰市的北边河南省南阳市,野猪同样泛滥成灾。在南阳市的西峡县,野猪活动猖獗,地里面的红薯,仅仅只一个晚上,20多头野猪就能啃食掉一大半。
野猪给一个县造成经济损失就达5800万元
野猪是杂食性动物,玉米、土豆、杂粮、蔬菜、水果,几乎有什么吃什么。比如在宁夏西吉县、泾源县、隆德县等7个区县都有野猪分布,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.6万头到2.4万头之间,每平方公里达到了1.42头到3.14头。

在宁夏西吉县,2023年野猪造成的农作物受害面积达到了8700多亩。在泾源县,从2017年以来,县里96个行政村中,有80%以上的村庄都发生过野猪侵害农作物事件。
农作物的受损面积达到14.2万亩,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了5800万元。截止到2024年,泾源县的野猪密度每平方公里已经达到了三四头。数量不可谓不大。

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到江苏南京市,近年来,凡是跟南京有关的新闻,总是少不了野猪的身影。野猪不但能够悠闲自得的横渡长江,而且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突然闯入市区里可能任何一个角落。
这主要是因为江苏局部地区的野猪密度每平方公里已经超过了两头。在南京地区,野猪种群的密度甚至达到了每平方公里5.38头,数量越来越多,也难怪,几乎每个南京人都能轻易的碰到野猪。

比如在去年春天,有一头野猪突然闯进了南京浦口区的一处桃园,由于野猪在园子里大肆破坏,最终啃食毁坏桃子6000斤。
不得不说海通富配资,野猪的胆子是越来越放肆,这主要得益于过去30多年我国出台的各种保护措施。然而,保护之下使得野猪种群迅猛增加,由此也放大了野猪的破坏力和攻击性。

野猪攻击性超过老虎豹子
30多年前的1989年,我国出台了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。当时因为各地对野猪大肆捕猎,使得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,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局部灭绝,这就是为什么此前野猪也属于野生保护动物的缘故。
随着保护力度加大,再加上过去多年不断推进的环保措施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野猪种群的数量也随之攀升。比如在宁夏的西吉县,草原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0.6%。到处都是茂密的山林,再加上没有猎人捕猎,野猪在野外环境里基本上没有任何天敌。

野猪的天敌主要是老虎、豹子、熊这类大型的肉食动物。然而在目前的野外环境中,除了熊在部分地区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外,老虎和豹子在目前的野外环境中分布数量极其稀少。比如华北豹,早年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和西北等地,但是现在近乎绝迹。
再比如南方各省,过去的野外有华南虎分布,但是现在野外的华南虎推测已灭绝,所以活跃在南方各省的野猪,在野外根本就没有天敌,其种群自然就会泛滥成灾。在没有野生天敌的情况下,野猪的攻击性客观上也被放大了。

野猪虽然不是食肉动物,但是这东西体型庞大,皮糙肉厚,攻击力极其强悍。野猪的平均体重可以达到300斤左右,如果没有天敌的干扰,大部分野猪的体重能够超过400斤,甚至有些野猪能够长到800斤以上。
如此庞大的体型,再加上雄野猪那对醒目的獠牙,一旦把野猪惹毛,它就会像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那样横冲直撞,再配合撕咬能直接致人死亡。近年来,全国多地就发生过野猪咬死家禽,甚至是伤人致人死亡的事件。

2023年冬天,一头野猪冲到南京市的马路上,直接与一辆汽车相撞,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。同样是在南京,一头野猪闯入高铁线路内与列车相撞,引发设备故障,随车的机械师下车处置事故,却被临线限速通过的列车撞到,不幸离世。
民间流行的说法是一猪二熊三老虎,倒不是说野猪的战斗力真的比老虎强悍,而是说人们在日常遇到野猪的几率要比遇到老虎和熊的几率大得多。再加上野猪完全就是疯子一样的攻击,它产生的破坏性自然就比老虎还要大了。

如今,野猪已经是全国泛滥,人们对其深恶痛绝,因此展开大规模的猎捕也就很有必要了。
你愿意去当“野猪猎人”吗?
去年9月,宁夏西吉县的一则招募公告火了,当地公开招募野猪猎人,具体的工作是在划定的猎捕区,围猎成年野猪300头,每头野猪补偿2400元,相关部门下拨的经费预算为72万元。

无独有偶,2022年陕西渭南同样也招募过野猪猎人,每头野猪奖励2500元。同样是在2022年,四川巴中市的捕猎野猪补贴是每头2000元。这是不是说明随着全国野猪泛滥,野猪猎人将会成为一个不错的职业?
现实情况并非如此,因为各地的猎捕野猪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,而且猎捕野猪的真正成本其实并不低。

比如,宁夏西吉县就要求捕猎队伍必须强制性配备无人机和红外相机,配备的猎犬必须在10只以上,而且还要配备各种类型的防护和猎捕工具。
最终,全国有6支捕猎队前往西吉县围猎野猪。其中有一支捕猎队来自甘肃,一共有7个人,而且还配备有20多条猎犬,再加上其他花销开支,每天最少得花600元,经济压力相当大。因为一条好的猎犬培养花费的成本更高,而在捕猎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猎犬伤亡情况。

比如辽宁的一支捕猎队曾经在南京浦口区半年时间内捕获130多头野猪,然而这支捕猎队损失了两条猎犬,一条猎犬就要6万元,但是南京当地一头野猪的补贴只有2600元左右,对捕猎队来说损失成本相当大。
从上述情况就能够看出来,因为目前各地对捕猎野猪有各种限制,这就导致捕猎队的成本,远远高于捕猎野猪所获得的奖励补贴。由于个人无法随意的参与到捕猎野猪的过程中,最终就会打击人们捕猎野猪的积极性。

而且,目前捕获的野猪都不允许食用,杀掉的野猪都是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无害化处理,先是用生石灰消毒野猪尸体,再撒上石灰就地深埋。只有在捕获量很大的情况下,经过检验检疫之后,才会将一部分野猪加工成为动物饲料利用。
现在的局面就是,捕猎野猪有限制,而且成本不低,捕杀之后野猪肉不能利用,基本上就是埋掉。在这种情况下,个人不能参与捕杀,人们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就不高。

结语
而且还要看到另外一个事实,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%以上,农村人正在大规模减少和流失,野外的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恢复,这样一来,又会导致野猪的规模继续增长。
所以未来如何有效保持野猪的数量规模,国家层面还应该探讨出台更多有效的措施和规定。既要保证野猪的种群数量,又不能使其过度泛滥,这个平衡点该如何把握?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能力。

当然,还有一种可能,随着农村地区人口进一步减少,未来很可能会再次出现虎啸山林的场面。这样一来,野外的食物链逐渐完善,野猪重新有了天敌,其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明显遏制。只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小,而且也很遥远,面对迫在眉睫的野猪泛滥问题,更多的还是应该考虑人为的治理。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